汕尾资讯网该如何对待朋友圈里的拉票党?

汕尾资讯网该如何对待朋友圈里的拉票党?
汕尾资讯网该如何对待朋友圈里的拉票党?

    

   在微信朋友圈存在大量的投票链接,如“XX之星评选”“最佳XX”等,其中一部分更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投票。为给孩子拉票,有的家庭发动所有关系网,将投票链接页面转发到N个群,以求点击。有的家庭则另辟捷径,通过刷票公司、买票等操作让孩子的票数高高在上。到最后,所谓的投票变成了“烧钱游戏”。家长买票所花费的钱一般被网页开发者和举办方分掉(据10月9日《新京报》)。

  我的大学同学微信群,如今已经沦为了票仓。大家在群里主要的活动就是拉票和投票,麻烦的是还要截图证明自己投票了,也不知是谁带起来的风气。比如这两天,群里就在为一个同学的女儿投票,而且还不是投一票,而是一天一票。还有人献计献策,让她弄个刷票软件啥的,公然弄虚作假。

  说实话,评论朋友圈拉票这样的话题肯定是要得罪人的,但这又是一个挺有意思值得讨论的事情。有人觉得这种朋友圈拉票的行为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想这是多虑了。因为孩子很可能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切都是家长们在自娱自乐。所以拉票行为不该叫做拼家长,而该叫做家长拼,因为最有积极性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还有一种看法说,朋友圈拉票行为让评选没有了公平性,最后比拼的就是谁的朋友更多,谁的面子更大,谁的动员能力更强。这种说法也有点装外宾,网络上发起的各种评选,压根也不是为了公平地选出什么人,而完全是为了给自己的公司或者产品打广告。打广告当然是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所以他们不仅不会阻止这种拉选票的活动,反而希望家长拉选票的热情来得更猛烈些。

  所以说这样的活动,商家得到了推广,家长得到了面子。真正倒霉的其实就是那些朋友圈里碍于情面不得不点赞、投票、关注、转发的亲朋好友们了。作家和菜头曾经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做过一个小调查,让网友票选心目中最讨厌的微信使用习惯,72小时里一共吸引力两万人投票。我把前三名说给您听听:第一名,发布微商广告;第二名,拉人投票;第三名,用对话测试自己被谁拉黑了。

  微商当然是最讨厌的,把不知道什么来路的三无产品卖给熟人,比方说最近热卖的“私房月饼”。行话讲这就叫“杀熟”,熟人消费不是因为产品值得,而是抹不开面子。第三名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偶尔我会接到这样的对话测试,其实也没什么可讨厌的,就是感觉搞测试的人有点傻。第二名呢就是朋友圈拉票了。所以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普遍厌恶的行为。

  但你要说这是个什么不可容忍的恶习的话,那倒也言过其实了。说白了这就是个现实中的人情社会在微信上的延续。所谓朋友圈不就是把现实中的圈子给搬到了网上吗?只不过和现实中相比,在微信里骚扰别人变得更加容易了。中国的人情社会,好处就是具有一种互助性,谁有困难了帮衬一把,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而坏处则是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距离,过于热情了,过于不分彼此了。

  在很多人看来,朋友圈上拉个票、转个帖不过是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他们意识不到这样的行为对其他人是一种打扰。让人们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除此之外还制造了某种困境,让人在人情和安宁之间挣扎。尤其是这里是朋友圈不是微博,大家都是熟人也真不好直接拒绝。再说万一今后有求到人家的时候呢?这么一想就闹心了。

其实有两类人对朋友圈拉票这种事没什么困扰,一类就是那些发起拉票的人自己,别人找他们投票也是欣然答应,这就是典型的传统中国人,讲感情,爱热闹。还有一类就是自我边界意识特别清晰的人,遇到什么微商拉票的就一律拉黑,这是典型的现代中国人。比如说和菜头,他对于微商、拉票、晒娃、发心灵鸡汤的统统杀无赦。

   如果你问我对这件事的态度。我属于比较挣扎的那种。比如做微商如果做到了刷屏的地步,那我就只好把他屏蔽了。而对于拉票的,如果这个评选有意思我就会点开看一看,然后把票投给我喜欢的孩子,当然这孩子不一定就是拉我投票那家的了。这主意是不是很棒?

本报评论员 牛角

责任编辑:时鑫

深圳观澜临时工人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