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资讯网“全域休闲”时代亟需服务升级

汕尾资讯网“全域休闲”时代亟需服务升级
汕尾资讯网“全域休闲”时代亟需服务升级

  在讲台上挥斥方遒的楼嘉军教授

    晨报记者 李佩嘉

  楼嘉军,是新闻晨报的老朋友,在去年周到APP举办的 《旅游传播者峰会》上,楼嘉军发表了关于休闲旅游的主题演讲。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旅游系博导,楼嘉军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休闲,其主导发布的“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已成为了中国休闲领域的重要指导性指标。本次作为“周到生活家”的一员,楼嘉军谈了自己对上海休闲化的看法。
  
  我的2018
  我希望能不带工作性质地到处走走吧。我喜欢逛老街、古镇,那些能看得到历史、人文的地方。

  中国老年人休闲程度高

  在讲台上常常“挥斥方遒”的楼嘉军教授,私底下却很“安静”:喜欢穿中式的服装,说话声音不高,不摆架子,平易近人。
  “我跟新闻报是有渊源的。”楼嘉军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老新闻报专门设立了一个名为《休闲》的版面,就邀请了当时还是旅游系青年教师的楼嘉军撰写“休闲宣言”,并写相关专栏。因此,楼嘉军开始关注休闲。
  这让他发现休闲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不仅理论很多,与我们的生活也休戚相关。”
  “什么叫休闲?广义上理解,就是人除了吃喝拉撒睡和工作以外,在其他时间所从事的活动。我理解的休闲,休是一种行为,闲则是一种状态,它是不以赚钱为目的、有自由意志和有价值取向的活动。”
  举个例子,应酬活动就不算休闲,虽然它的内容与吃喝玩乐有关,也不在工作时间,但它并非参与者自主行为,更无法从中获得足够的内心愉悦感。
  “某种程度上说,休闲确实是分层次的,休闲的最高层次,正是为了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有创造性的休闲活动,显然比单纯的追求感官刺激的休闲层次更高。离退休老人,恐怕是中国休闲程度最高的群体了。”
  从跳广场舞到去老年大学里学书法美术、吹拉弹唱,中国的离退休老人的休闲生活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事这些活动,不是为了谋生、赚钱,纯粹是为了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
  楼嘉军最喜欢的休闲活动很简单,就是逛逛上海的老马路,尤其是淮海路以南的那几条马路。“那里至今还保留着过去的风貌,走在梧桐树下,仿佛能从路边的公寓、别墅上看到多年前的老上海,很有味道。”

  上海人三分之二收入用于休闲

  为什么中国近两年从媒体到普通民众,越来越关注休闲了?
  楼嘉军认为,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解释。马斯洛认为,人类需求就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中国迈入小康社会,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随之而来民众对生活和心灵有更高要求时,休闲的需要也由此产生。休闲其实是以一定的经济物质基础作为支持的。
  关于这点,其实学界也早有相关研究结论。
  根据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在达到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时候,就进入了休闲化阶段。中国在2008年人均GDP就进入了3000美元。因此,2008年以后,中国的休闲产业,包括文化、旅游、体育、娱乐等就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电影票房收入的一次次创新高,真人秀节目的井喷和持续走红等,都可以从中得到解释。
  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上海率先进入了城市休闲化、休闲全域化时代。
  “城市休闲化的标志之一就是所谓的‘三三制现象’,它是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即居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休闲,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用于休闲,三分之二的收入用于休闲。”
  从上海看,目前居民全年休闲时间为120天左右;2017年上半年,沪上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约15000元,用于休闲或休闲相关生活的约10000元,占三分之二左右;同时,上海户外游憩空间规划建设的目标也接近市域面积的三分之一。比如,上海规划中的21个郊野公园,面积逾400平方公里。
  更直观的例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过去上海的高端酒店主要收入来自外地游客,可如今却有一半左右来自于上海本地居民的婚宴、餐饮消费;再比如,作为上海最重要的主题乐园——迪士尼乐园,从开园至今的客源统计来看,上海本地游客占了一半以上。

  上海休闲发展空间大

  作为一名历史系博士,楼嘉军对旅游和休闲的研究更倾向于从历史的维度出发、以人文的角度观察。
  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查阅、整理,楼嘉军发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人均休闲娱乐水平相当高。举个例子,那时上海有戏院101家,座位数约有74000个;电影院44家,座位数43000个左右;戏院、电影院日均接待观众人数接近28万人次。而当时上海常住人口在350万人左右,如果再加上游乐场、舞厅其他娱乐休闲场所,人均休闲娱乐设施拥有量基本可以达到十分之一的比率。
  反观如今的上海,从绝对数量看,上海现在的休闲娱乐设施多于当年的上海,在中国也是名列前茅的,但是,从人均拥有休闲设施看,即使相比于以往也有一定差距,还没有达到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的水平。
  “上海的文化休闲场所分布也不均衡。上海的大部分休闲娱乐设施在外环线以内,但是上海却有60%的人口居住在外环线以外。上海的休闲中,吃喝数量是不少,但玩乐方面还不够。”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休闲服务与居民消费正在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动力。通过增加休闲服务供给、推进休闲服务的均等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共赢。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必须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
  这些其实都与休闲相关。
  楼嘉军认为,上海“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要把增进市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最新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出了要将上海打造成为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其中,与休闲相关的内容相当多。
  比如规划中提出要增加人均拥有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演出场馆等数量;增加广场、公园等独立占地的公共开放空间;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等。包括当前上海贯通开发的黄浦江滨江45公里岸线,也大大增加了市民的休闲娱乐场地,这也正是城市进入休闲化、城市经济转向休闲化的一大标志。
  相对于硬件设施,我们的休闲软件,尤其是服务还要加强。
  “如果你去东京、巴黎、伦敦等城市,你会发现,那里的服务员不是特别殷勤,但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并提供恰如其分的服务。客人会非常舒服,感觉被关注、被尊重,这是服务的精髓。”
  楼嘉军相信,随着城市休闲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将会得到有效缓解。

坪山人力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