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资讯网要识苏轼真面目,并非只在课题中

汕尾资讯网要识苏轼真面目,并非只在课题中
汕尾资讯网要识苏轼真面目,并非只在课题中


20171012睡前聊一会儿

00:00

下载音频


睡前聊一会,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提起小学生,不少人第一印象往往是游戏里的“坑队友”,或者现实中的“熊孩子”。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小长假,一篇《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让一群被称为“史上最强”的小学生引发各方关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这群小学生作品的标题,就让人眼前一亮:《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的心情曲线》……当一群六年级的孩子一本正经地告诉你,他们是怎样查阅文献、制作程序、挖掘数据、分析提炼,论证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幽香”,相信大多数人和评论君一样会感到惊艳。毕竟,这个年纪的评论君可能还在为没有凑齐小浣熊猛将卡而暗自神伤,在为三五百字的假期作文抓耳挠腮……

然而,8天时间里40多个孩子完成的23份研究报告,还只是“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教育模式的冰山一角,这样的启蒙从三年级起就已经开始进行,鲁迅、雾霾等名人轶事或热点话题,都曾经是这群孩子的研究对象。于是,有人为其点赞,认为这是素质教育的典范,理应进行推广;有人却着眼题目和孩子年龄之间的巨大反差,认为家庭作业有化身“家长作业”之嫌;也有人质疑这种“花拳绣腿式”研究的意义,担忧各地强行套用模式,出现基础教育阶段的“课题大跃进”……凡此种种,让许多人从初见时的眼前一亮,转而开始低头沉思。

显而易见的是,不能因为观点之争,就断然否定这群十一二岁孩子们假期里的努力成果。无论家长是否助力,经历整个课题过程本身对孩子们而言,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需要思考的或许更应该是,这种堪比研究生式的课题模式,究竟是否适合基础阶段教育?换句话说,当教育超前超量地注入孩子成长早期的培养液,是否会出现排异反应?

诚然,每一个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都会受到各方力量的牵拽,最终才能汇聚成前行的合力。但生活中却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人总害怕孩子走得太慢,在人生马拉松的起跑线上就拉着孩子奋力冲刺;却从不担心孩子走得过快,姿势是否舒适,呼吸能否顺畅。聪颖早慧的神童固然难得,但批量揠苗助长的隐患也往往不小,“伤仲永”般“泯然众人矣”的同样不在少数。

另一方面,孩子们“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的代价,往往是时间和资源的等价代换。有一位爸爸在看到这篇文章时说,要想让孩子遇见苏轼,不仅可能要有一个清华的爸爸,还要有一个可以随时翘班的妈妈,一套可以节省上下学时间的学区房。以此观之,用这种方式与苏轼遇见,恐怕也只能是偶遇,而很难频频相会。

回顾基础教育的初衷,其实是为孩子打开观察世界的窗口。研究型的教育,同样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至于能不能写出厚厚的论文,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很多小孩子对世界葆有的那份好奇,驱使他们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从事某一项“研究”,萤火虫为什么一闪一闪,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掉下来……这何尝不是一项项“课题”?无论是从前坐在谷堆旁听妈妈讲故事,还是如今倚在屏幕前上网络课程,只要好奇心不变、求知欲犹存,让孩子在童趣童真中而不是你追我赶里,收获认识世界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归根结底,孩子的成长方向是四面八方的,从来不该被归束到一个朝向。我们赞赏与苏轼相遇的孩子,也希望更多的家长、老师想一想爱默生的名言:“要教你的孩子走路,但是,应该由孩子自己去学走路。”

这正是:要识苏轼真面目,并非只能“课题”中。(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盛玉雷)

责编:陈婉昭、

深圳松岗劳务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