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资讯网让母亲河永葆生机

汕尾资讯网让母亲河永葆生机
汕尾资讯网让母亲河永葆生机


  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着黄河水的渗透、滋润,昔日裸露的盐碱地逐渐被冲刷、中和,保护区重新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 本报记者 乔金亮摄


  图为位于山东东营的黄河入海口,黄色的河水和蓝色的海水在此交汇,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本报记者 乔金亮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公认的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1999年,经***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综合施策,不断强化水资源管理。截至目前,黄河已连续18年没有发生断流,成为世界上唯一解决了断流问题的大江大河,黄河生态也得到持续修复。黄河生态调水是如何进行的?统一调度又取得了哪些成效?近日,记者跟随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专家们实地探访了黄河山东段的入海口和济南段

  “两水蓝黄白云伴,千秋惠泽大无疆”,在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这句诗被刻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远望楼上。当地人把它视为近年来黄河生态变化的写照,也是对生态调水的赞美。

  河口:从盐碱荒滩到鸟类天堂

  经过调水调沙,保护区内的水量得到保持,昔日裸露的盐碱地逐渐被冲刷、中和,重新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大量水鸟在此栖息繁殖

  走进地处黄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一望无际的翠绿芦苇,一棵棵高大的柽柳在风中摇曳。在水塘里、在苇丛中,大量水鸟尽情嬉戏……

  朱书玉是保护区科研处处长,他的工作是与这片湿地和藏在里面的上千种生物打交道。从1993年毕业到现在,他在这里坚持了24年。朱书玉见证了这片土地从断流、盐碱荒滩到如今珍稀鸟类栖息繁殖天堂的演变过程。“举世稀有的东方白鹳的种群扩大,就得益于植被的改善。近年来,东方白鹳繁殖种群数量呈直线上升,2017年已有82巢248只。要知道,全球东方白鹳仅有4000多只。”

  黄河水沙资源是黄河口湿地赖以生存的根本。当黄河来水量充沛时,携带的大量泥沙补充被侵蚀的海岸,河水为湿地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对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良性促进。而受历史上黄河断流的影响,自然保护区内湿地淡水资源曾一度严重不足,上世纪90年代,在9年时间内有900天断流,平均每年断流100天,全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自然保护区河段都处于干涸状态。淡水资源匮乏,打破了湿地的生态平衡,导致海岸线蚀退,海水倒灌,土壤盐渍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黄河河口管理局总工程师李士国说,向河口三角洲湿地实施生态补水,是解决河口湿地生态退化的有效途径。事实上,黄河水的注入,使河口地区生态得到改善,不仅保障了河口鱼类产卵育幼高峰期的生态用水,植被退化现象也得到遏制,从光板地、碱蓬为主到以芦苇、香蒲为主,植被覆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大的海滩自然植被区。

  “经过调水调沙,现在保护区内的水量可以基本得到保持,然后开始建设引水渠和堤坝,效果是很明显的”,朱书玉说,随着黄河水的渗透、滋润,昔日裸露的盐碱地逐渐被冲刷、中和,重新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据有关机构估算,由此带来的生态效益高达176亿元。

  济南:从泉城水荒到泉涌湖清

  水量统一调度不仅是生活生产用水的调度,更是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与环境调度,山东河道已连续18年实现黄河不断流

  在济南郊区的鹊山水库附近,山东水务源泉供水公司副总经理陈小霖告诉记者,通过公司参与实施的东联供水工程,每天引入8.6万立方米黄河水,给济钢、黄台电厂、济南炼油厂等用水户供水,有效避免其开采地下水。该工程通过黄河水替代地下水,每年有效减少地下水开采3000万立方米,保护了老城区的泉水。

  “鹊山、玉清湖水库现与济南城区供水管网串通,根据全市生活用水总量及两水库供水量所占比例推算,引用黄河水的人数占济南市区总人口的90%左右。”济南河务局副局长张需东介绍,大旱之年,水库蓄满后,可保证百日不间断向市区供水,是名副其实的泉城“大水缸”。水库的建成,有效改变了济南市城市供水的结构比例,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供水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至目前的3∶7。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对缓解济南恢复泉涌起到了关键作用。

  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曾经拥有令世人羡慕的地下水资源。全市遍布着700多处天然涌泉,仅在济南老城区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着趵突泉、黑虎泉等4大泉群、136处泉水,众泉汇流到大明湖。同时,济南又是资源性缺水城市之一,全市人均水资源量351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六分之一。过去多年,济南市一直依靠地下水供水。但随着城市人口激增、经济发展和持续干旱,泉群喷涌曾频频告急,城市面临“水荒”考验。

  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近年来,济南河务局采取丰引枯用、避峰调蓄、冬蓄春用、涵养水源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黄河水资源综合效益,先后兴建了鹊山、玉清湖引黄调蓄水库等一批节水保泉工程。两座水库日供水量达80万立方米,目前市区居民生活用水的80%多来自黄河。近10年来,全市累计引用黄河水52.6亿立方米,对济南水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生活、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山东河务局副局长王银山认为,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不仅是生活生产用水的调度,更是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与环境调度。在黄河来水持续偏枯及小浪底水库丰蓄枯用的调节作用下,山东河道已连续18年实现了黄河不断流,并统筹了各方用水,在山东境内实施了引黄保泉、引黄济青、引黄济淀、胶东调水等工程,保障了下游河流生态基流,改善了下游及河口的生态环境。

  全河:从断流危机到生态优化

  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目标从最初的确保黄河水文意义上的不断流提升到目前的实现黄河功能性不断流、实现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瑞玲近年来一直从事黄河生态保护工作。她说,黄河年径流量只占全国的2%,却支撑着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承担着6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20世纪90年代,河道外耗水量占天然径流量的73%,已超过其承载能力。加上用水无序,导致黄河下游频繁断流,上世纪90年代几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最为严重,距河口最近的利津水文站全年断流达226天,断流河段占下游河道长度的90%。“断流不仅造成局部地区生活、生产供水危机,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当年黄河断流的不断加剧,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163位两院院士郑重签名,呼吁国家采取措施解决黄河断流问题。1999年,经***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2002年,黄河开始进行首次调水调沙;2006年,《黄河水量调度条例》颁布实施后,黄河水量调度时段从非汛期扩展到全年,调度范围从干流延伸到支流;2008年,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进行湿地生态补水。此后,调度目标从最初的确保黄河水文意义上的不断流提升到目前的实现黄河功能性不断流、实现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科技的作用功不可没”,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调局水量调度处处长可素娟告诉记者,已建成的黄河引退水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对远在千里之外的重点涵闸进行紧急启闭控制,提高了化解断流风险的能力。通过建设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一期、二期工程和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项目,可以快速获取重要站点水、雨情及引退水等信息;能够快速实现不同时间尺度调度方案的滚动编制,进行小流量预警预报,科学制定实时调度指令,显著提高了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尽管通过加强调度管理,黄河水量调度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黄河水资源少的特点并没有改变并且越来越少。据预测,2020年、2030年水平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将分别为520亿立方米、515亿立方米,黄河流域来水整体呈减少趋势。同时,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用水需求却呈增加趋势,水资源供需缺口逐渐增大。

  对此,黄河水利委员会已启动了各省区初始水权细化到市和13条主要支流的工作,目前多数省区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细化到县,使每一级行政单元都有明确的总量指标限额。要在流域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加强流域层面地下水的宏观管理,尽快明确各省区地下水开发利用限额,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同时,通过黄河流域国家水资源监控系统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整合,逐步实现黄河干流取水口全覆盖、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延伸至县级的目标。

深圳南园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