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资讯网长江南京段江心洲30年面积“缩水”九千亩

汕尾资讯网长江南京段江心洲30年面积“缩水”九千亩
汕尾资讯网长江南京段江心洲30年面积“缩水”九千亩

    中青在线讯(林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发现,近30年间,长江南京段7座江心洲的面积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年均减少19.97公顷,30年共减少600公顷,约合9000亩。

    不过它们的身材“缩水”主要集中在2000年之前,之后面积减少明显放缓。该研究成果于9月底发表于国际期刊《Sensors》上,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南信大研究生时海云,通讯作者是该校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实验室主任董昌明教授。

    为了更好地观察长江南京段江心洲在较长时间跨度上的面积变化,研究人员对1985年至2015年间南京地区高精度卫星遥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江心洲在总面积上有所减少,其中大家比较熟悉“八卦洲”年均减少3.83公顷,“江心洲”(即梅子洲)年均减少3.07公顷。但 “子汇洲”由于与陆地最为接近,面积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年均增加了30.7‰,“照此趋势,‘子汇洲’以后有可能和陆地相连接”,董昌明教授说。

    从形状上看,由于“八卦洲”和“江心洲”面积较大,它们的形状变化也最为微弱;但是较小的子母洲和潜洲则表现为洲头消退,洲尾再生,洲体呈现下移趋势。

    时海云介绍说,除了八卦洲以外,其它6个洲由于江水长期冲刷,形状上都是长而窄,岸线平滑,洲体的长轴方向沿着长江走向,且西岸侵蚀消退现象较东岸严重。

    研究显示,江心洲面积减少的趋势在2000年后明显放缓。“这些江心洲在不同时期减少的速率不同,1985-2000年间表现为大幅减少,达到年均35.8公顷;2000年至2015年间表现为显著减少,达到年均4.13公顷。”董昌明教授说。

    为何2000年左右是变化的节点?据研究人员推测,应该和上游水利设施蓄水导致的水位差和泥沙含量变化有关。

    根据对上游安徽大通水文站实际测得的径流量、输沙量等资料以及历年来长江流域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江心洲面积和年径流量之间呈反比,相关系数为-0.68;和年输沙量之间呈正比,相关系数为0.79,在一定范围内,江心洲面积受输沙量的影响大于径流量。同时江心洲的演变也受到其他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如近年来的岸坡治理对江心洲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再加上人为的修坝建库、采砂等活动也从本质上改变了外源沙粒物质输入,且人为因素所占比例也在逐渐上升。

    对长江下游乃至长江口的长三角地区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该段江心洲演变迅速,不仅影响洲上的旅游业、工业、农业以及居民生产生活,也对长江航道、河床、岸线、堤坝产生重要影响。

香蜜湖人力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