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资讯网戮力攻坚 同心脱贫——宁夏同心县“多彩产业”扶贫观察

汕尾资讯网戮力攻坚 同心脱贫——宁夏同心县“多彩产业”扶贫观察
汕尾资讯网戮力攻坚 同心脱贫——宁夏同心县“多彩产业”扶贫观察

  新华社银川10月10日电  题:戮力攻坚 同心脱贫——宁夏同心县“多彩产业”扶贫观察

  新华社记者陈晓虎、侯雪静、邹欣媛

  “同心”,一个富有力量的名字,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却是“干旱、贫瘠、落后”的代名词。同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伴着中央脱贫攻坚的号角声,同心县戮力同心,调结构,补短板,找准了“旱塬披绿、产业多彩、农民增收”路子,共奔小康指日可待。

  植“绿”结“红”,旱塬也能长出GDP

  80多公里盘山公路,从沟到坡,杨树、灌木、青草层层叠叠,绿色连绵。记者近日驱车从同心县城驶向张家塬乡,不禁感叹:生态立县,同心绿了!

  实际上,同心县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过去,沟壑纵横间,黄土大多裸露,俨然“火星地貌”,不适宜生存。至今,同心还有35个贫困村,近2万贫困人口。

  一片绿荫就是脱贫的希望。李新财正在自家的67亩文冠果林里除草。在张家塬村,文冠果树被称为“抗旱神树”,果实可做健康食品,一斤能卖40元左右。

  老李给记者算账:旱塬上的山地是靠天吃饭,雨水好,一亩小麦收个百十斤,除去种子、化肥开销,到手只剩二三十元,遇干旱,连种子费都收不回。而一棵文冠果树就算结一斤果,往低估一斤卖20元,一亩74棵,3年盛果期后,一年能挣1400元以上。

  种树收入好,旱塬自然变林海。同心县林业局局长马吉芳说,赶上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老百姓种一亩文冠果3年可享受1500元补贴。全县文冠果到2020年要达到60万亩,那将是地绿、雨多、民富的新景象。

  继续南行至大山深处的白阳洼村,记者眼前突现一弯碧水,原来是即将建成的马高庄水库。不远处,今年初春刚刚采取滴灌技术种植的300亩枸杞已有一米多高,不少挂了红红的小果。

  据了解,再过3年,全县20万亩枸杞进入盛果期,一亩枸杞老百姓纯收入5000多元,年增收10亿多元。

  同心县委书记马洪海说,近年来,同心县走出“越穷越垦,越垦越旱”的生态恶圈,强力推进有机枸杞、酿酒葡萄、文冠果等绿色产业,脱贫攻坚逐渐驶入绿色通道。

  增“黑”补“黄”,养殖走上产业化

  同心县长丁炜告诉记者,进入脱贫攻坚期,从政府、企业、农村合作社,到各级干部、老百姓,都在探索精准脱贫的新方式。

  养“黑毛驴”,市场前景好、销路不用愁。经过调研,同心县将这一养殖产业培育起来。去年5月,同心县与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在下马关镇建设万头黑毛驴繁育基地,到今年底存栏量将达1万头。

  投资方宁夏德泽农业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牟元平说,下马关镇480户建档立卡户在政府、企业担保下,通过合作社户均贷款5万元投入黑毛驴繁育基地,每年年底户均分红4000元。

  同心县一直有养黄牛的传统。在韦州镇,辐射6个村带动462户贫困户脱贫的荣振肉牛养殖联合合作社,今年在打造品牌牛肉上迈出一步,“同心富硒”牛肉品牌在北上广市场很认可。

  黄牛也成了河西镇旱天岭村脱贫的一大后劲。3年时间,全村牛存栏量从6头增长到1000多头,村支书丁建华盘算着推进“全村富民新计划”:“脱贫不怕苦,牛要养到3000头。”

  添“蓝”点“白”,扶贫车间人气旺

  如今,俯瞰同心县城和一些乡镇,在产业扶贫引领下,以蓝色为主调的产业园区厂房一片片;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以白色为主调的机器一排排。

  一些建筑工人正在下马关镇搭建“扶贫车间”。走进一栋已经建好的7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多条流水线有序运转,几十名女工熟练地缝纫衣服。

  得知“扶贫车间”招工,40岁的苏桂梅从田园村赶来报名。宁夏亿金民族服饰有限公司车间负责人吴东询问登记后,决定先让她上流水线试试。

  从踩踏板到换针,第一次用电动缝纫机的苏桂梅,小心地跟着技师边学边练。她告诉记者,“以前在青海、内蒙古干粗活,一年到头回不了家。现在下班回家就能给娃娃做饭吃。”

  借助政策红利,吸引一些企业把“扶贫车间”建在镇上,贫困户在家门口成了产业工人,这是同心县近两年推行的一种新型劳务脱贫方式。“我们招2000多人,已报名600多人,一半是建档立卡户,每人一月至少能挣3000元。”吴东说。

  一些企业则集中在县城产业园区,共助脱贫。“这是一个低成本园区,政府打包各种优惠政策,一方面孵化企业扩大规模,另一方面以企业带动贫困户就地打工脱贫。”同心县同德慈善产业园区副主任马俊杰说,企业进驻前3年免费使用厂房,每招收一名建档立卡户,政府补贴1500元。

  为了让企业稳定用工、员工安心打工,同心县在园区建设了1400套保障性住房。去年,489户建档立卡户每户花2万多元就入住园区,在企业连续干5年以上便可办理房屋产权。

  24岁的马小兵是大兵民族毛毡制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利用园区羊绒企业的“边角料”规模化生产毛毡,去年产值达到1亿元。他说:“有30多名建档立卡户在厂子当工人,一年下来,他们脱贫不成问题。”

责任编辑:时鑫

粤海人力公司